您的位置:首页>检察文化

《寒战》中的香港法制精神

时间:2015-05-04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一个安全的城市乃至国家,必须依靠健全而严格的法律法规,以及相互监督制约的司法机构,才能实现真正的法治。任何希冀于绕开法律而单纯通过人去实现目的的行为,在法治社会里都不可能得逞。 

 

 

 
 

  “我非常明白,现在的新闻已经进步到什么都可以问。可是,问之前,你们能不能先了解下香港的法制和法治精神?因为,这个是我们香港可以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亚洲最安全城市的一个核心价值。”虽然刘德华在电影《寒战》中只担任配角,但并不妨碍由他道出这部电影的精髓。  

  毫无疑问,《寒战》是自《无间道》以来最璀璨夺目的香港电影,这一点仅凭它在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获得12项提名并最终囊获9项大奖就足以证明。不同于《无间道》中对人性善恶的拷问,《寒战》则把“法治”这一主线贯穿始终。  

  《寒战》是对《扫毒》、《风暴》、《大追捕》等普通香港警匪电影的超越,它把高度提升到制度层面,直接拷问在香港治安出现严重危机时,警队、廉政公署、保安局等是否能够确守中立、严守岗位、相互制约,以行动践行普通法,最终论证香港缘何成为“亚洲最安全城市”的理由。可以说,《寒战》是一部成功诠释香港法治精神的故事样本。  

  较之于普通的宣教片,警匪片在如何诠释“法治精神”上是有难度的,它必须通过一个个故事和细节去凸显法治的要义,同时还必须拿捏好观众的情绪,不能让过浓的政治意味弥漫住电影本身。纵观全片,导演极尽所能在每个细节对香港法治精神进行拆解和宣讲。首先,香港公民享有高度的言论自由。只要是香港公民,他就有权基于任何理由质疑政府的决定,要求政府予以说明,无需顾忌影响,如片中当饰演保安局长的刘德华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记者以其对刘杰辉遭廉政公署调查是否系其“用人失察”为由询问其是否会引咎辞职,这种提问在大陆是难以想象的。其次,香港公民享有高度的知情权。无论新闻报道是否对高层部署或者社会治安有影响,新闻部门都有权对新闻事实进行报道,不受政府干预。如片中警队公共关系科负责人梁紫薇,在飞扬跋扈的上司李文彬要求其不许向市民发布紧急状态令时,她以“香港每一个居民都有权利知道他们居住地方的安全指数”果断予以回绝,并当面指出李的所作所为“是人治不是法治”。最后,香港政府是法治政府。香港的法律体系有严密的制度设计、繁琐的运行程序以及高昂的维护成本,没有人可以一手遮天,谁都无法凌驾法律之上。如香港警务处长是由保安局任命和监督的,保安局有义务对下属官员进行品行鉴定并对其行为负责,而廉政公署则直接向特首负责,并对所有的公职人员的品行进行严格监督。各个执法部门互相配合、相互制约,共同维护港人治港下香港的繁荣与安全。  

  香港回归后,在“港人治港”和《基本法》的保障下,特区平稳度过许多风雨和坎坷,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多元文化、意识形态的融合碰撞,香港居民逐渐褪去了回归伊始的激动和憧憬,转而将情绪演化成一种对自身未来的担心和隐忧。2014年9月以来,长达79天的违法“占中”行动是对香港法治的实实在在的践踏,香港居民引以为傲的法治理念在少数“港独”分子破坏下荡然无存。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一个安全的城市乃至国家,必须依靠健全而严格的法律法规,以及相互监督制约的司法机构,才能实现真正的法治。任何希冀于绕开法律而单纯通过人去实现目的的行为,在法治社会里都不可能得逞。《寒战》中李文彬和刘杰辉的对立,实质上则是法治与人治的对立。李文彬在处理紧急危机时,试图利用时局和人脉达到自己独揽大权的目的,这是人治;刘杰辉理智而坚定地遵守警队各项规章制度,且在不触犯法律前提下,合理运用所谓的“游戏规则”,利用各项公共资源去侦破案件,这是法治。影片最后,李文彬整好西服,挺直腰杆,向刘杰辉敬礼,点出主题,即民主与法治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伯尔曼在《法律与宗教》一书中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治可以保障人权,法治还能改善人性。法治精神,是人们发自内心去认同、信仰、遵守和捍卫法律。法治要成为一种精神,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把依法办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当下,法治已经成为香港公认的价值观,法治精神则是香港社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也是香港人一直在表达的,引以为傲的主旋律。一部有思想深度的电影,必然不会满足于简单的视觉盛宴。《寒战》带给我们的思考,更多的是让我们去领悟法治精神如何在每个香港公民心中生根发芽。